close

眷村爺爺的餛飩湯

  知名王製作人的紀錄片「偉忠媽媽的眷村」之後,他優秀的姐姐也在各大媒體帶起不小的「眷村菜」旋風,一系列懷舊眷村主題電視劇,拉回我與眷村的小小的一點點關連……。

 

   小時候爺爺常帶我們去家附近有個被稱為「對面村子」的地方,有個老爺爺把屋簷搭出約兩米的木板小棚子,自家攤子外再佔四張桌子、幾條長條木凳,生意好時將桌子擴充到馬路上,就做這麼做生意,從沒有警察聞問,客人對這樣的彈性處理也很滿意。飢腸轆轆的下午,香氣四溢的湯頭每每引人坐下來吃上一大碗餛飩湯;有別於上海菜肉大餛飩的精緻、鮮蝦大餛飩的誘人,老爺爺餛飩一點都不豪華-------用豬大骨熬煮幾個小時,漂去雜質的淺乳白色湯頭,薄皮、肉鮮、一碗十個的餛飩,不放「裝飾性」的青菜,上桌前點兩滴香油、灑上少許白胡椒……,就是滿滿一碗簡單的美味,家常的飽足。遇到家中大人打麻將不開伙、熬夜K書,或說不上是嘴饞,還是「少女閒愁」發作,總要逛去吃一碗,順便看人------看人們坐定位、挽起袖子、鬆開頸上第一顆鈕釦,吱匝作響喝湯吃麵,看歐巴桑拎著提鍋來外帶,叮囑老爺爺海帶怎麼切、豬頭肉怎麼切、多給點湯……;隔壁桌傳來不知大陸哪一省口音,怨氣夾雜著酒氣,老伯絮絮叨叨著人生的不平,咕噥著將辛酸與五加皮一飲而盡;另一桌幾個大學激烈地說著什麼「尼采」、「殺特」、「存在」……什麼什麼的,激動時揮舞著雙手,順便趕走惱人的蚊子,夜愈深,菜愈涼,討論愈熱;形形色色的顧客從下午四點光顧到深夜,整個都市都暗了,只有餛飩攤燈火通明,我始終看不懂、聽不懂週遭的一切,從沒見過老爺爺的太太,老爺爺從不問我為什麼永遠只要小碗餛飩、不切菜。他微駝的身軀在霧氣蒸騰中俐落地煮麵,在來客觥籌交錯中端菜,別人問他什麼,他永遠只用三個字回答大家:「吃麵嗎?」或「加湯嗎?」或「四十塊」……,不疾不徐在這眷村與非眷村的交界處餵飽每個人。

 

   偶爾朋友們討論起兒時家常味,老爺爺的餛飩湯竟然不約而同的是很多人的美食地標,而我幾年後離開家了才曉得:這個不起眼卻充滿特色美味的小聚落「對面村子」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「眷村」……。我爺爺故去多年後,再路過兒時的家,眷村老爺爺、餛飩攤、其他好吃的食物以及一切我人生裡以為理所當然的事物,無聲的淹沒在高樓裡、記憶裡、時間裡……,香氣瀰漫的紀錄片「偉忠媽媽的眷村」、美化包裝過的「光陰的故事」使我猛然想起「眷村爺爺的餛飩湯」不僅曾是我生活的一部分,更是我年少時安全探險的邊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公主徹夜失眠 的頭像
    公主徹夜失眠

    公主徹夜失眠

    公主徹夜失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